【粮食大事】粮食品牌建好更要保护好

【粮食大事】粮食品牌建好更要保护好-第1张-今日快讯-河北元硕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

  粮食品牌建设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工程,需要政府、行业协会、企业、生产者和消费者等各方共同努力,加强品牌建设、提升产品品质、优化产业政策,推动粮食产业向更高质量、更高效率、更可持续方向发展。

  粮食品牌要建设好,更要保护好。近期,各种大大小小的粮食交易大会、展览会一个接着一个,全国各地成百上千个粮油品牌粉墨登场,争奇斗艳,精彩纷呈。但品牌知识产权保护不力、低价竞争、投入不足等问题,影响品牌建设进程和产业健康发展。还须进一步加大投入,强化品牌建设,营造更加公平有序的发展环境,让粮食产业在良性竞争中发展得更好。

  粮食品牌建设是保障粮食安全、提高农业竞争力、促进粮食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为了推动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2007年以来,我国深入实施优质粮食工程,推进品种品质品牌提升行动,粮油品牌数量逐年增长,涌现出“吉林大米”“山西小米”“齐鲁粮油”“水韵苏米”等40多个叫得响、立得住的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多达数千个。粮食品牌的大量涌现,提高了粮食产品的市场占有率、知名度和美誉度,改变了粮食路边摊、大路货的形象。

  面对粮食经济效益低、种粮农民增收难的困境,打造粮食品牌,可以有效提高议价能力,提升粮食产业整体竞争力,促进粮食产业可持续发展。从目前看,粮食品牌溢出效应逐渐显现,为粮食产业带来全方位变革,在提升产业竞争力、推动产业链整合、增加种粮农民收入、增强消费者信心、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吉林大米”加工产值达到270亿元,稻谷平均收购价格1.5元/斤—1.6元/斤,连续多年没有启动稻谷最低收购价收购。“荆楚粮油”品牌价值达600多亿元,带动湖北粮食产业走上高质量发展道路。

  在国际市场上,品牌粮食产品更容易获得外国消费者认可,提高我国粮食国际竞争力。如今越来越多的粮食品牌开始进军国际市场,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取得了良好的市场份额和口碑。吉林鲜食玉米远销近30个国家和地区,“水韵苏米”南梗系列水稻品种日前在2024日本水稻品质·食味研究会第16届研讨会及优质粳稻食味品鉴会上获得“特别优秀奖”。

  目前我国粮食品牌建设成绩有目共睹,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少。一些地方和企业投入大量资金、技术和人才,好不容易把品牌建设起来,取得了不错的收益。但一些企业为了追求眼前利益,仿冒知名品牌、以次充好,严重损害了粮食品牌声誉,他们的违法行为如果得不到应有的惩罚,就会让真正做品牌的地方和企业受到伤害。还有一些企业为了争夺市场份额,采取低价竞争策略,大搞价格战,甚至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产品,这种恶性竞争导致企业无法获得合理利润,难以集中资源和精力进行技术创新和提升产品品质,影响粮食品牌形象和市场信任度,进一步降低粮食产业整体水平。

  粮食品牌建设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工程,需要政府、行业协会、企业、生产者和消费者等各方共同努力,加强品牌建设、提升产品品质、优化产业政策,推动粮食产业向更高质量、更高效率、更可持续方向发展。政府有关部门应加强品牌宣传,讲好粮食品牌故事,强化市场监管,重视商标注册,做好粮食品牌知识产权保护,加大对仿冒造假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保护企业合法权益。粮食行业应建立健全行业自律机制,加强企业之间、地区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共同维护粮食行业健康发展。企业应树立正确经营理念,摒弃低价竞争思维,注重技术创新和产品品质提升,严把质量关,提高核心竞争力。农民是粮食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应种好粮,生产出绿色优质的粮食。消费者是品牌产品的最终用户,对粮食品牌建设有着直接的体验和感受,可以通过各种渠道提出建议和反馈,帮助粮食品牌企业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提升粮食品牌形象和竞争力。

  粮食品牌建设永远在路上。市场需求在不断变化,粮食品牌建设也要与时俱进,持续发力、久久为功。 (作者:刘慧 来源:经济日报)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极目新闻”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