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影“AI编剧”,老牌影厂成AI头号玩家
在当下电影制作中,AI以其技术颠覆,成为备受行业瞩目的“新质生产力”。
9月21日,国内首个针对虚构叙事长文本、实现专家级认知能力的多Agent大模型知识系统——汉语电影内容AI辅助创作平台正式发布,涵盖剧本初稿生成系统、剧本打磨修改系统、剧本多维评估系统等,迅速引发行业讨论。
有意思的是,引发这波流量的主体并非大众熟知的IT大厂,亦非影视领域的上市平台,而是拥有66年历史的老牌国有电影企业——西部电影集团有限公司(简称“西影集团或西影”)。
这里见证了中国电影的成长,被誉为“第五代导演”的摇篮,也是《黄土地》《红高粱》《孩子王》《黄河谣》《菊豆》等一大批优秀西部电影的“诞生地”。现象级VR电影《消失的法老》,也于今年6月落地于此。
在西影集团汉语电影内容AI辅助创作平台赋能下,人类编剧和AI编剧互相补充,不断提高内容的供给量,未来或进一步延伸至短剧、电视剧、XR电影领域,为影视产业注入创新动力。
同样值得关注的是,西影也在全面布局XR电影产业,西安也以西影集团为链主企业,以XR电影为切入点和突破口,全面打造XR全产业链,推动XR产业发展、生态构建及产业技术创新,使其成为西安未来产业发展的全新增长点。
汉语电影内容AI辅助创作平台发布
虽然从生来就带有“颠覆生产”的标签,但AI技术也同时拥有降本增效、玩法扩张的成长逻辑。
尤其是在成本高昂、程序繁琐的电影行业,AI技术赋予了更多年轻创作者参与内容创作的可能性,或将降低准入门槛,为行业带来新的创作契机。
当下的电影作品中也有诸多AI技术的尝试,如绘制概念图、辅助动画制作、还原年轻人物角色等,但就现实来看,大多数拥抱AI的影视平台和创作者,终极目标是生成单个AI电影作品,而非打造电影AI创作生态。
一旦电影AI创作生态形成,惠及的不仅仅是单一电影作品的完成,而是成为有效服务行业发展的“新质生产力”工具。
9月21日,在第十一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西部电影周系列活动上,西影集团发布了汉语电影内容AI辅助创作平台。
图片来源:主办方供图
该平台由西影集团自主研发,是国内首个针对虚构叙事长文本、实现专家级认知能力的多Agent大模型知识系统。同时,也可能成为陕西第一个大模型上线备案的产品。
“首个”“第一个”的同时也意味着从无到有,在研发过程中会存在更多的空白和不确定性,需要参与设计者一项项搭建、试验、改进,这绝非易事。
据了解,汉语电影内容AI辅助创作平台基于原创AI知识引擎和先进算法,部署10多台顶级AI智算服务器,使用西影自有汉语剧本、网络公开影评数据和自研特征数据集,针对汉语电影文化语境,训练出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属大模型。
而在电影学AI知识引擎方面,汉语电影内容AI辅助创作平台解构与重构电影学元知识,开发了电影故事质量认知参数和指标体系,构建了中国电影行业首个AI知识图谱和向量数据库。
站在企业视角,这样一款极具创新和颠覆性的大模型产品,也让西影集团自2016年改革突围以来,再度打破了市场以往的刻板印象,为电影行业注入了全新的活力与想象。
AI辅助编剧创作
故事的开端,向来具有偶然性。西影集团研发汉语电影内容AI辅助创作平台的初衷是想做一个评估系统,用来解决剧本筛选这样一个难题。“西影每年都会收到上千份剧本,但一份剧本的评估周期最少需要3—5天,人力有限的情况下就会导致错过很多好内容。”西影AI项目相关负责人坦言。
有了初步框架后,在中宣部国家电影局指导下,西影调整思路,从剧本评估出发,打造一个面向整个中国电影内容创作生态和创作者的辅助创作系统。
2023年6月,西影组建“电影AI实验室”,致力于开发一个以剧本为核心的“汉语电影内容AI辅助创作平台”,并训练“影谱”大模型。
该实验室的成员,基本来自IBM中国实验室、腾讯、美团等IT大厂计算机、大模型领域专业人才,并与西影原有各类电影领域人才,共同构成了一个多领域融合创新的学习型组织团队。
截至目前,汉语电影内容AI辅助创作平台第一阶段由三个子系统构成,分别为剧本初稿生成系统、剧本打磨修改系统和剧本多维评估系统。
具体来看:
剧本初稿生成系统,能够帮助和引导创作者从一个故事灵感起步,经过故事策划、情节设置、内容生成三大阶段、数十个步骤,逐步填入想法和思路,并由大模型实时辅助提供创意和内容,快速生成类型片剧本初稿。剧本打磨修改系统则实现了一键智能格式化、AI改写、AI续写、场景评估修改等20多项创新功能。
试想一下,如果你是一个创作者,只需简单输入一个想法或创意,AI系统就能参与“头脑风暴”,根据提供的关键词、人物进行联想,自动生成一份故事情节生动、结构完整的剧本,同时提供不同风格和类型的模板供选择。若是创作者有更多的想法,也可以选择导入已有剧本,通过AI整理并优化故事内容。
其中,“AI编剧”主要承担辅助、优化的角色,决定作品最重要的故事构思、情节结构和情感传达部分,仍由人类编剧来主导。并且上述所有内容生成环节中,人类编剧都可以反复去打磨修改,使内容能够更加自然和生动,质量也相对更可控。
另外,在剧本多维评估系统上,汉语电影内容AI辅助创作平台可谓是将“效率”和“精确”做到了极致。
据了解,西影AI团队在前期做了很大量的研究制定剧本评估标准,搭建了几十个一级评估指标,再根据类别划分为上千个二级指标,最后依照剧本的类型进行逐一的检验。
通过AI结构化剧本分析,能够同时覆盖剧本的宏观、中观、微观问题,兼顾剧本故事质量和电影市场评价两个维度,对人物和情节两大要素进行交叉评估,最终可在两分钟内,认知5万字的剧本,形成一份1.3万字的质量报告,涵盖剧本逻辑性、合理性、创新性等方面。
而参与过实测工作的编剧无一例外地惊讶不已,“它怎么这么了解我”“我知道我这有个BUG,但我已经词穷了。”
项目总规划师锁言涛表示,大模型在识别认知错误方面是大部分人类专家完全无法匹敌的。尤其在筛选不符合类型要求、不符合电影叙事技巧、不符合市场规律的一些剧本上,是相当精确的。
西影“牵头”XR产业
由此看来,汉语电影内容AI辅助创作平台在影视制作中,将进一步节约电影剧本创作、剧本筛选的时间,使得影片的制作周期缩短,为后续的影视开发奠定基础。
另外,AI辅助生成的剧本不仅具有高度的稳定性和丰富性,而且能够根据大数据分析观众喜好,或为影片的成功提供一定保障。基于上述优势,汉语电影内容AI辅助创作平台一经发布,便引起了行业内的高度关注。
就在发布会现场,西影集团特别邀请了11位行业知名专家担任平台和大模型的首批测试官,为后续西影平台研发和大模型训练提供内容质量支撑。
图片来源:主办方供图
下一步,西影将持续开发“电影分镜头脚本生成系统”“电影成片拉片剪辑系统”“电影摄制现场管理系统”“电影动画样片生成系统”等一系列功能模块,训练“汉语电影多模态大模型”,并投入到更大的市场中。
使用场景上,汉语电影内容AI辅助创作平台也不局限于电影创作,短剧、电视剧、XR电影创作均是西影探索的方向。据相关人员透露,目前有一个XR电影脚本创作工作已经展开了,预计今年年底会专门开发出针对XR电影脚本的AI辅助创作系统。
以XR电影内容作为突破口,放大至整个西安市XR产业层面,意义则更为不同。
此前发布的《西安市培育打造XR产业链工作实施方案》(简称《方案》)中重点提到,以电影、文旅等行业为融合方向,西安将切入XR产业这片蓝海,打造“1+1+1+N”产业发展体系。
在优质内容供给上,以西影为代表的电影文化资源,以及地方众多的文旅资源,将为XR带来大量应用及创作场景。
根据《方案》规划,将由西影牵头,建成不小于10000平方米空间的“西安XR电影内容生产基地”,涵盖“动作捕捉棚”“产品测试棚”“新技术设备展示交流区”等XR专业设施配套,规划内容创作生产企业办公区,形成内容创作企业集聚地。
每经记者 张文瑜 摄
同时,发挥西影电影领域优势,打造《汉阳孤军》《大话西游》《龟兹乐舞》《梦回延安》《雁塔飞花》《石峁之谜》等多个XR电影项目。
西影在XR电影领域突破和布局,会促使XR用户增多,吸引软件厂商入局,西安也将全面打造硬件产业集群,引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内容生产企业和终端制造企业落地。
根据《方案》,XR终端企业与上游硬件及软件供应商、下游应用内容开发和应用场景三方协同发展,到2026年实现初步起势。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极目新闻”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