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暖催热避暑游市场 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肖潺:挖掘旅游气候资源一定要科学评估找准定位,避免同质化竞争
在全球变暖趋势持续演进的情况下,今年7月21日、22日和23日成为全球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三天。而近日川渝地区在出伏后连续多日最高气温超过40摄氏度,更是成为极端天气频发的典型缩影。
从2006年至今一直从事气候业务研究工作的肖潺是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中国科学院气象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是气候服务、极端气候、气候和气候变化影响等。
第二届气象旅游发展大会每经记者 李彪 摄
8月29日,肖潺在贵州举行的第二届气象旅游发展大会上作了《全球变暖背景下气候助力旅游新业态的思考》的报告,引起了与会嘉宾的广泛关注。
在今夏的旅游旺季里,避暑游成为最热门的关键词。旅游平台发布的报告显示,避暑相关跟团游、自由行、景区门票等旅游产品订单比去年同期增长超1倍。其中,瀑布类旅游产品订单同比增长超四成。
全球气候变暖大背景下,对旅游产业将带来哪些影响?又会给避暑、康养等新兴的气象旅游服务带来哪些机遇?针对上述话题,《每日经济新闻》(以下简称NBD)记者对肖潺进行了专访。
挖掘旅游气候资源一定要做好相关配套工作
NBD:今夏高温炎热多发,越来越多的地区主打清凉避暑、康养等旅游主题名片,与气象相关的旅游热度不断攀升。请问气象旅游主要涵盖哪些方面?
肖潺接受每经记者采访 每经记者 李彪 摄
肖潺:气象旅游有广义和狭义的概念。广义的概念里面,只要是和气象相关的旅游都可以算,比如避暑、避寒等旅游都可以算在气象旅游里面,还有和气象灾害风险相关的,也是从气象的角度服务于旅游。
现在很多地区关注气候资源的挖掘,就是怎么来利用气候资源发展旅游,从气候的角度看有哪些能够凸显当地的气候优势。比如三亚、攀枝花、西双版纳等旅游目的地,三亚主要是吸引游客冬天去过冬,攀枝花市也与此类似,攀枝花平均海拔1300米,常年干爽舒适,冬季温暖阳光充沛,适宜于发展冬季避寒和阳光康养产业。这些就是从气候资源角度来发展的旅游,这是我们重点关注的发展方向。
NBD:您如何评价我国的气象旅游的现状和潜力呢?
肖潺:人们最早接触气候资源是自古以来利用气候资源开展农业生产生活,随着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和“双碳”目标的确立,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气候资源也为大家所熟悉。在全球变暖背景下,人们日益关注气候生态环境,选择气候条件好的地方去居住、旅游逐渐变得流行,旅游气候资源也渐渐走入人们视野。比如贵州长期打造避暑经济,就表明当地已经意识到了这是一种资源。
不过,我认为目前旅游气候资源的挖掘还处在发展阶段,有些地方意识比较早,发展得比较快比较好,但大部分地区还处在发展的初期。
旅游气候资源并不像开发一个单独的旅游景点那样简单。挖掘旅游气候资源需要做好配套。一个地区即便是气候资源再好,如果吃住行等配套服务跟不上,或者没有其他配套旅游的项目,可能游客还是不愿意来,或者来了也不一定会留下,这就意味着挖掘旅游气候资源一定要立足气候资源优势,把相关配套的工作做好。
国家正大力推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老百姓也有很强的出行需求,多样化的旅游需求日益增多,已经不是停留在单纯去景点打卡的阶段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出行是为了追求舒适的气候条件。
比如一些具有康养需求的老年人,有的会选择去北海,有的则选择去攀枝花,因为冬天的北海属于湿暖的天气,有的老年人很适应这种天气,但也可能有一些老年人不适应这种天气,他们或许更习惯攀枝花冬天暖和、干燥的气候。这就表明不同群体有不同的需求,需要做一些针对性的工作,用气候优势更加精准地吸引和服务对应的人群。
康养甚至还可以跟特定的疾病相结合。比如对某些慢性疾病患者来说,一定的气象条件和环境会更有利于病情康复,对于两者间的这一关系,相关的从业人员也需要做一些深入研究。
对于气候与康养的关系,我们目前正在做相关的研究。总体上讲,我们很看好旅游气候资源的相关工作,这也是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之一。
全球变暖推动避暑、康养等旅游新业态发展
NBD:据媒体报道,今年7月21日、22日和23日是全球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三天。全球变暖趋势对气候将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对发展气象旅游又会带来哪些机遇或挑战?
肖潺: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对气象旅游而言,一方面迎来了机遇,另一方面也带来了挑战。
先说机遇。最近10年(2014-2023年),中国地表平均气温较常年值偏高0.52°C,较1961-1990年平均值高出1.45°C,且我国高温呈现发生时间提前和时间延长的特征。
与此同时,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虽然极端低温事件的频率显著减少,但极寒天气影响越来越大。比如2023年12月中旬出现的全国性强寒潮过程,综合强度为历史同期最强,北京0°C以下低温累计时长超过300小时,是1951年有完整记录以来12月最长的连续低温。
当前高温和低温等天气现象日益多发,这也带来了相关的旅游需求增加,推动了避暑、避寒、康养等旅游发展新业态的发展。
另一方面我们也面临挑战,就是如何做好旅游气象服务工作,特别是极端天气日益频繁的背景下,如何提高预报服务能力、保障旅游的安全,这是十分重要的。
全球变暖会导致极端天气增多,除了高温外,还有暴雨、强对流等突发性的天气,这就要求我们在气象服务上更臻于完善,做到气象信息发布更及时、更精准,使得大家能够在气象服务的保护下安全出行。
图片来源:《全球变暖背景下气候助力旅游新业态的思考》
发展气象旅游需要科学评估 避免同质化
NBD:对旅游目的地来说,如何挖掘气候资源推动旅游发展,避免同质化竞争?
肖潺:首先要把当地气候资源的优势挖掘出来,为此要构建包括气候条件适宜性、生态服务功能、生物多样性、资源可持续性等在内的多维度评价指标体系,这对确定旅游区域气候资源的特色和价值,评估其对旅游活动的适宜性,为旅游产品开发和市场营销提供了科学依据。
比如内蒙古根河具有冷资源优势,连续极寒日数最长、雪多雪厚积雪期长,当地可以充分发挥“中国冷极”的品牌优势,充分利用冷资源、冷能源、冷环境,积极探索“高寒测试试验基地”等冷资源相关项目,推动冷资源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和飞机、汽车、大型设备耐寒测试等新兴产业不断发展,促进生态资源价值转化,擦亮“中国冷极”品牌。
其次,发展气象旅游,需要做好配套服务。配套设施一定要跟得上,要留得住人,让游客来了之后感觉舒适,愿意留下来。
第三,要加强效益评估,评估对气候资源进行挖掘之后取得的各方面效益,在此基础上再优化调整,找到最佳的气候生态资源价值转化的路径。
这三个环节缺一不可,要形成闭环,产业才能良性发展。现在大家都意识到气候是一种资源,但也有部分地区在开发旅游气候资源的时候出现了盲从、同质化,这也与部分地区气候资源挖掘不充分、效益评估分析不足等有关。
一言以蔽之,发展气象旅游不是简单的工作,而是需要科学的分析评估。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极目新闻”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