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强市,何以搏击“低空”

我们头顶的天空,正在酝酿一场巨大的变革。作为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低空经济+”正在撬动越来越多的行业,也将几乎所有大中城市席卷其中。

当风口呼啸而来,没有一座城市不想“起飞”。时间进入9月,就连“低空经济大会”也愈发密集起来——

9月7日,2024低空经济发展大会在安徽芜湖开幕;9月19日,首届首都低空经济创新引领大会在北京开幕、2024中国(成都)国际低空经济合作伙伴大会(以下简称“成都低空大会”)在成都召开,9月23日2024深圳eVTOL产业发展大会暨低空经济展览会拉开帷幕……

作为全国重要的航空工业中心,成都也在频频谋局低空。不久前,在2024中国(成都)国际低空经济合作伙伴大会上,成都对《成都市加快提升低空飞行服务能力 培育低空经济市场的若干措施(征求意见稿)》作了深入解读。其中透露,成都正逐步推动开放真高600米以下空域,重点布局低空基础设施网络,加快打造低空经济管理服务的智慧大脑与多领域的应用场景,奋力建设西部低空经济中心。

而随着专项政策的出台,成都开始四面出击、搏击低空,以全域低空经济的模式,加速从航空产业强市向西部低空经济中心“转化”。

航空强市,何以搏击“低空”-第1张-热点新闻-河北元硕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

成都夜景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张建 摄

激活航空优势

在上述成都低空大会上,成都低空飞行器中试平台、无人系统与立体智能交通场景实验室、成华(成渝)低空场景创新中心等重大项目签约,传递出成都在低空经济领域的吸引力。

“成都在无人机领域,在全国都是首屈一指的。”在纵横股份董事长任斌看来,成都的低空经济企业已经走在全国前列,产品和服务等领域都很有优势。

过去多年,深圳是消费级无人机产业中心,成都则是工业级无人机产业中心,均是全国低空制造版图上不可忽视的存在。依托成飞、成发、中国民航二所、中航无人机、沃飞长空、腾盾等链主企业,成都航空制造领域集聚了500家上下游企业,2023年,产业规模突破1500亿,综合实力居全国第一梯队。

从一定程度而言,成都航空航天优势正加速向低空经济转化赋能。在中航咨询低空经济研究中心首席顾问陈向看来,成都四大链主企业——中航无人机、腾盾科技、傲势科技和纵横股份,均为行业内的佼佼者。再加上新兴的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企业沃飞长空,除中航无人机外,其余均由科研结构孵化创立,“从体制内溢出的技术人才推动了头部企业的发展,形成了独特的产业生态”。

近日,每经智库、城市进化论联合中国城市临空经济研究中心、火石创造共同出品的《城市低空经济“链接力”指数(成都)报告(2024)》显示,深圳、北京作为头雁领跑,成都与上海、广州等处于第二梯队,在低空经济产业链上、中、下游均具备不俗的实力。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8月,成都已集聚低空经济企业224家,全国占比4.12%。其中,上游(设计研发与原材料)企业27家,全国占比4.46%;中游(零部件制造与集成)企业138家,全国占比3.90%;下游(应用与服务)企业101家,全国占比4.72%。

尤其是低空经济领域上市企业(1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7家),分别居全国第4位、第3位,龙头企业竞争力排名靠前。

“成都低空经济产业链比较均衡,从上游的研发测试,到中游的制造组装,再到下游的保障应用,基本都处于全国前列。”中国城市临空经济研究中心秘书长、北京临空国际技术研究院院长马剑对城叔分析,相比很多城市亟待将最短的短板补齐,成都更重要的是将优势充分发挥出来。

航空强市,何以搏击“低空”-第2张-热点新闻-河北元硕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

图片来源:摄图网_500670666

探路空域改革

空域开放是低空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决定“飞起来”的关键。在业内人士看来,空域开放和应用场景打造是眼下最紧迫的问题。“只有把低空的点状网络联系起来,连点成面,形成一个完成的体系,低空产业才会迎来爆发阶段。”腾盾科创公关部部长许华伟说。

长期以来,我国3000米以下的低空空域主要归属军管部门管理,除个别试点地区有条件开放外,大部分低空空域都处于封闭状态。2023年11月,国家空管委会同相关部门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空域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划设了七类空域,其中真高300米以下划设G类、W类非管制空域,进一步简化低空飞行活动审批手续。

这被外界视作“低空空域从国家政策层面打开了”,但具体到各地的落实,还有相当难度。“成都有两大民用机场和多个军用机场,空域管理是比较复杂的,也是难以协调的。现在主要是天府新区和彭州空域条件会稍好一些,但即便这样,可用的空域面积也不够大。”任斌坦言,推进空域开放层面存在着一定难度。

不过,马剑认为,全国空域改革势在必行,成都应抓住机遇,和四川协同成立低空管理部门,建立军民地三方空管体系,“把国家移交给地方的300米以下空域充分、合理、安全地使用”。

作为全国首批低空空域协同管理改革试点区,成都率先探索构建军民地三方空管体系,启动新一轮无人机适飞空域调整成为破局的重要方向。不久前,四川省政府与民航局在成都签署全面推动四川民航高质量发展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高质量推进成都国际航空枢纽建设、提升枢纽机场基础设施水平、完善支线机场布局和功能、大力促进低空经济发展等方面深化合作,全面推动四川省民航高质量发展。

这也给四川以及成都的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带来想象空间。今年以来,成都已经作出诸多探索——

不久前,成都淮州机场获批划设首个阶梯式低空空域,该机场原有的川内最大面积低空空域飞行高度将提升至三倍,实现机场核心资源质的跃升;6月,成都提出,将启动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空域划设工作,逐步将全市河道、天府绿道和超 1500 个各类公园等区域中的低风险区域上方真高 120 米以下空域开放为适飞空域。

此番系列动作,也意味着成都空域结构优化正迎来实质性进展。成都正在抢抓城市空中交通试点示范,到2027年起降点要达到100个以上,城际接驳航线15条,市内低空航线100条,飞行架次1000万……这也将给成都进一步探索空中交通管理经验,打造一批标志性低空经济场景提供基础。

全域低空经济

在中国工程院院士向锦武看来,低空经济作为一种以多种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推动相关领域融合发展的综合性经济形态,具有鲜明的立体性、区域性、融合性和广泛性特征。

从全国来看,深圳、上海在推进低空经济产业、场景建设等方面领跑粤港澳大湾区和长三角地区,推动产业融合创新;而北京、广州、成都、杭州、武汉等地也都在抢占低空经济赛道,协同推进空域管理、基础设施建设和关键场景突围,为打造“天空之城”蓄势聚力。

航空强市,何以搏击“低空”-第3张-热点新闻-河北元硕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

天府国际机场 图片来源:新华社

“低空经济+”不仅能够撬动新产业,也能推动区域融合发展。深圳、广州、珠海的协同就是典型案例,深圳依托自身产业生态优势率先跑出一个“闭环”,珠海在场景开放、应用端发力,而广州则是在更深层次做产业改造,将“试点”深入和扩大。

这也是广东能够在低空经济领域抢跑的关键支撑。马剑认为,成都作为低空经济中心,也要在西部地区率先探索一种区域产业化的发展模式,联动上中下游和关联产业,从而辐射带动区域融合发展。

从眼下来看,成都正在另辟蹊径,寻求一种全域联动的低空经济发展模式,即“一核、双枢纽、四基地、N支撑”——

充分发挥天府新区科技创新和产业集聚优势,抢占综合集成试点先机,打造低空经济新兴产业核心区;依托彭州“天空之眼”无人机试飞基地、金堂淮州机场,打造覆盖全市、服务全省的两大低空飞行服务枢纽。

与此同时,还要打造成都高新区低空装备研发制造基地、青(羊)崇(州)合作区低空飞行器技术研究和应用转化基地、金(牛)彭(州)合作区产业协同发展基地、双(流)东(部新区)简(阳)合作区专业服务保障基地,分别聚焦研发、制造、应用转化和服务保障等环节重点突破……

这使得各区域各展所长,引导现有产业与低空经济融合发展,拓展低空飞行场景,共同打造西部低空经济中心。从一定程度而言,定位为“综合集成试点”的天府新区,有望率先突破——跑通低空经济产业“闭环”,通过四大基地在研发制造、转化应用、产业协同、应用保障等重点环节进行“放大”,共同支撑低空经济产业向外围区县层层传导,引导现有产业和低空经济融合发展,助力全市形成全域低空经济的发展格局。

这无疑将成为成都打造西部低空经济中心的重要支撑,也将为各地竞逐“天空之城”提供一个可供参考的范本。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极目新闻”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