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最拥挤的赛道,经济第一大省也要“凑热闹”?
图片来源:摄图网_502507158
几乎所有的经济大省,都在“押注”文旅。
仅9月以来,就有广东、江苏、浙江、四川等多个省份召开“旅游发展大会”。其中不乏有省委书记、省长出席并发表讲话,规格不可谓不高。
最显眼的当属广东,9月25日,广东省旅游发展大会在广州召开,这是广东首次以省委、省政府名义召开的旅游发展大会。
眼下,国庆黄金周即将开启,据国家移民管理局预测,国庆节期间日均出入境旅客将达到175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18.5%。
不可否认,当前文旅行业爆发出了巨大的流量,但经济大省不约而同“押宝”文旅,并不是抢热度,而是有更长远的谋划。
广东的“反差感”
在这些旅游发展大会上,广东、江苏、四川、湖南等多省都提出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同题竞争的还有安徽、贵州等省。
其中,广东最有“反差感”。
作为改革开放前沿与经济第一大省,广东的政策方向和产业选择,往往有风向标的意义。
人们印象中,广东擅长“拼经济”,是无可争议的工业大省,但文旅给人的印象可能就没那么深了。
从直观感觉上,广东文旅缺乏像黑龙江冰雪、内蒙古草原、新疆沙漠、西藏雪山那样的稀缺性高的景观。
在大省序列里,江苏、浙江、山东、四川、河南都有被写进历史课本、语文课本甚至世界闻名的风景名胜。相比之下,广东这方面也比较欠缺。
再看周边省份,邻居湖南、福建、广西都打造出网红城市,如长沙、柳州、泉州,海南更是全省网红体质。衬托之下,广东文旅似乎没那么耀眼了。
图片来源:摄图网501394985
但实际上,广东非但不是旅游“洼地”,反而是成色十足的旅游大省。
2024年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显示,去年全年,广东全省接待游客7.77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超9500亿元,均居全国首位。
而且广东还给自己定了一个文旅“小目标”:2024年接待游客突破8亿人次,旅游总收入突破1万亿元。
据初步测算,今年上半年,广东接待游客3.84亿人次,同比增长17.1%;实现旅游收入4789.0亿元,同比增长26.3%。其中春节8天接待游客7606.9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693.6亿元。
由此可见,春节对广东旅游贡献非常大。广东的特殊性在于,由于气候温暖,广东冬天能吸引大量来避寒的北方游客。
当然,广东的优势不止气候。“港人北上”这两年渐成风潮。香港入境事务处数据显示,2023年北上人数创新高,全年超过5300万人次。
多家媒体都报道过香港人在内地旅游、购物扫货、吃喝玩乐的热烈场面,而广东正是“港人北上”的第一站和重要目的地。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港澳研究所副研究员王博文认为:随着港珠澳大桥以及广深港高铁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的开通运营,粤港澳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基本形成。具体来说,飞机、轮船、火车、巴士、自驾,港人可任选,其中“地铁化的高铁”十几分钟就可将港人从西九龙送到福田站和深圳北站。
广东不止毗邻港澳,还靠近东南亚。由于地利优势,广州白云机场是东南亚航线最多的内地机场。密集的航线搭建不仅为国人游东南亚提供了便利,还为东南亚国家的人来中国旅游带来了可能。
有媒体记者在广州一家餐厅遇到4名来中国旅游的泰国大学生。其中一位表示:来中国旅游已经成为今年曼谷大学生最流行的活动之一。“中国美食多,我们都觉得广州比较近,现在签证手续又很便利,趁着周末就飞过来了。”
百尺竿头,广东在全省旅游发展大会提出更高目标——加快建设更高水平、更高质量、更有影响力的旅游强省。并强调,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同时拼“全域”
中国幅员辽阔,地形多样。各省发展旅游,需要因地制宜。
梳理各省文旅大会,却发现了一个共同的方法论——不满足于打造单一景区的“点”,而是试图以点带面,促进全域旅游。
9月27日,2024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提出:加快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
9月25日,广东省旅游发展大会提出:要优化全省旅游布局,重点抓好大湾区主阵地龙头带动,推动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因地制宜特色发展。
9月20日,江苏全省旅游高质量发展大会提出:构建“两廊两带两区”文旅空间体系。
9月14日,浙江全省旅游发展大会提出:全域化构建旅游格局,集成式推进串珠聚链,全景式推进美丽浙江。
四川和湖南的文旅大会甚至不在省会举办,而分别选在了雅安和衡阳。
上述省份中,浙江算得上“优等生”。《全国县域旅游发展研究报告2024》报告显示,浙江在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占35席,数量遥遥领先。旅游百强县前十,浙江占7席。
值得一提的是,浙江的“全域”不止体现在空间上多点开花,还表现为治理理念的全局化。2003年,浙江作出实施“千万工程”的战略决策,提出从全省近4万个村庄中选择1万个左右的行政村进行全面整治,把其中1000个左右的中心村建成全面小康示范村。
图片来源:摄图网500752043
农村面貌的变化,改善了经济和民生,也为民宿经济和乡村旅游提供了可能。无数个农村的改变,交通基建的完善,为发展全域旅游提供了基本保障。
2016年,时任国家旅游局局长曾在《人民日报》上发文称:全域旅游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通过对区域内经济社会资源尤其是旅游资源、相关产业、生态环境、公共服务、体制机制、政策法规、文明素质等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优化提升,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种新的区域协调发展理念和模式。
“全域旅游”和很多省份努力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其实是互为表里的关系。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强调:从旅游景区到旅游度假区,再到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变化的不仅是空间尺度,还有发展理念、规划思路、项目建设、要素发育、产品研发、政策协调和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破局进行时
对于广东来说,发展“全域旅游”的心情尤为迫切。
广东山地多,为数不多的平原集中在珠三角,这种地理特征让大部分经济活动向大湾区集中。而且山多往往意味着交通不便,不仅影响经济发展,还阻碍了游客的脚步。
在这方面,贵州颇有心得。其曾是“车马慢”的代名词,虽有独特的自然风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浓郁的民俗风情,却因交通条件制约,难以被世人熟知。为了发展经济,也为了发展文旅,贵州选择大力发展交通基建,以求破局。
2015年,贵州成为西部第一个县县通高速的省;2019年,除了黔西南州,贵州其它地市州实现了市市通高铁。作为中国唯一一个无平原省,贵州克服困难筑桥修路,很多桥梁横跨高山峡谷之间,高度、跨度多次刷新世界之最。甚至有些桥因工程难度而成为旅游打卡点。
图片来源:摄图网501718855
这几年,广东持续改善省内交通状况,让原来不方便的粤东西北也能变通途。而交通状况的改善,确实给文旅带来了立竿见影的助力。
今年春节,汕尾旅游总收入同比增长129.39%,接待游客同比增长58.91%,表现大幅优于省内同级别城市,成为最大黑马。这得益于去年9月,设计时速350公里的广汕高铁通车。
今年9月,梅龙高铁开通。作为首条通达梅州的时速350公里高铁,将缩小粤东与大湾区之间的发展落差。与此同时,时速350公里的粤西大动脉广湛高铁也在如火如荼建设中。这条铁路终点是湛江,曾一度因为《隐秘的角落》而爆火。
同样因《狂飙》而红极一时的江门,后续旅游势能一度减弱。不过随着今年6月30日深中通道的开通,江门再度成为深圳人度假的热门选择。
更重要的是,广东正将“百千万工程(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作为全省高质量发展的“头号工程”。
以此为总抓手,农村得到了治理,改善了面貌。广东文旅以此为契机,深度融合县、镇、村文旅优势,稳步推动乡村文化建设和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助推“百千万工程”。
东莞道滘镇的大岭丫村之前就是一个普通且杂乱的城中村,入选首批“百千万工程”典型村后,东莞对大岭丫村进行了系统性改造。
如今大岭丫村因颜值爆红成为“网红村”,每逢节假日,村里随处可见休闲散步的居民和慕名而来打卡的游客。大岭丫村甚至培育出了咖啡馆、夜经济等文旅新业态。
随着“百千万工程”深入实施,广东更多农村面貌的改变,反过来又将源源不断为文旅产业注入源头活水。
“旅游兴、百业旺”,如广东省旅游发展大会上所说,要加快建设更高水平、更高质量、更有影响力的旅游强省,为全省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能、提供有力支撑。
文字 | 肖纯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极目新闻”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