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拍了拍“中国第一” 定格这朵珍贵“蘑菇云”
今天(16日),中国科学院举行“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奋力抢占科技制高点”系列活动,“两弹一星”亲历者、见证者,中国科学院大学师生代表等四百余人参加。同时,升级优化后的中国科学院与“两弹一星”纪念馆面向社会重新开放。
在今天重新开放的中国科学院与“两弹一星”纪念馆,我们看到了我国第一台高速摄影机模型。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核裂变产生巨大的火球和蘑菇云,这一珍贵的历史性时刻,正是由高速摄影机记录下来的。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机所研究员 侯洵:高速摄影机实际上是鉴别到底这个爆炸是不是核爆的一个关键设备。火球大小变化随时间变化情况,还有它表观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把这两组数据拍摄下来之后,就可以判定这个爆炸是普通炸药爆炸还是核爆,因此必须要有高速摄影机,我们当时研制的高速摄影机是每秒钟拍摄20万帧。
当时,中国虽然引进了苏联的高速摄影机,但仍满足不了记录核爆的需要。在技术、材料、人才等都很缺乏的条件下,科研人员硬是靠着一股拼劲儿,仅用一年时间,圆满完成了首次核爆高速摄影机的研制任务。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机所研究员 侯洵:各方面很艰难,设备什么都是一穷二白,我参加做的克尔盒相机,它有两个通光窗,要把窗户拿火焰封上,(设备)都没有,都是自己来做,当时要克服各种困难,但是今天还有今天的困难,希望了让大家了解有这么一段历史,希望现在的年轻人都能够传承“两弹一星”精神,实现科技真正的自立自强。
“两弹一星”研制期间,中国科学院累计投入40多个单位、17000余人参与相关工作。纪念馆于2015年首次开放,此次通过拓展建设、更新展陈内容、馆内收藏等,展示了与“两弹一星” 研制相关的相关珍贵文物共5000余件,其中多数为首次对外展出。部分“两弹一星”元勋的手稿和在重要历史场合穿过的服装、“两弹一星”研制相关的档案史料、仪器设备、我国自主研发的一系列计算机、我国第一座超声速风洞……透过一件件文物,让大家感受那段峥嵘岁月和科研人员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
中国科学院与“两弹一星”纪念馆馆长 李莉:这是超声速风洞其中的一个部件,每一颗螺丝,每一颗铆钉都是我们的科学家自己研发的。这个实验当时是处于一个学习的状态,先把它模拟出来,模拟出来以后才有可能自己更新迭代,做成功以后,经过22代的更迭,我们现在是处于国际领先的状态。
除了馆内展陈,在中国科学院大学雁栖湖校区内保留的“两弹一星”旧址遗迹也被进一步发掘标识、分类整理。
总台央视记者 任梅梅:中国科学院与“两弹一星”纪念馆所在的园区,其实是原来的怀柔火箭试验基地,在这里直到今天仍然保留了与“两弹一星”相关的真实试验场景,比如在我身后,就是一座冷气真空泵实验室,当时科研人员就是在这里进行氢氧火箭发动机的相关试验工作。
这是始建于20世纪50年代末,新中国的第一代冷气实验室,曾为氢氧火箭发动机推进剂从气氢、气氧过渡到液氢、液氧作出重要贡献,现在这里基本保留着当年的原始样貌。在中国科学院大学雁栖湖校区,像这样的旧址遗迹有几十处,工作人员希望通过整理、保护以及进一步发掘它们背后的历史,并向公众展示,来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两弹一星”精神。
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研究生 于卓浩:深深地感觉到老一辈科学家们的不易和他们那时候全心全意为国家奋斗的精神。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作为青年学子,我们更要将“两弹一星”精神在我们身上传承,让我们的奋斗转化为国家发展的蓬勃动能。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极目新闻”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