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谈“水赛”泛滥 竞赛变味需警惕

媒体谈“水赛”泛滥

近日,《法治日报》的一项调查显示,一些机构利用高校综合测评排名的漏洞,举办门槛低、获奖率高的“水赛”,吸引学生缴费参与。这些比赛普遍存在奖项泛滥、组织随意、项目名不符实等问题,缺乏实际含金量。

学生通过参加这些“水赛”可以快速积累经历,在校内综合测评中获得更高分数。综合测评通常是对学生在学业、品德、文体、竞赛等多方面的综合评价,是许多高校评定奖学金和荣誉称号的重要依据。其初衷在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然而,由于高校对外部活动监管能力不足,分数评估标准有时也相对僵硬,部分学生选择走捷径。

部分学生对明码标价的“证书”和“竞赛”趋之若鹜,追求数量而忽视质量。这种现象将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简化为数值比较,忽略了实际情况与个体差异。如果学生只是为了竞争而竞争,不再关注竞赛本身的意义和内容,显然不利于个人成长发展,也背离了高校设立相关制度的初衷。

面对“水赛”泛滥的现象,有人将其简单归咎于大学生的道德品质问题,认为他们都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实际上,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竞争加剧,高校设立的评价体系稍有不慎便可能形成过强的“筛选导向”,让部分大学生感到焦虑。从学生工作到实习实践,从科研竞赛到出国交换,这些活动的根本意义在于让学生学到知识、找到兴趣,成为更加优秀、健全、阳光自信的人,而不是单纯转化为加分项装饰个人履历。

参与者往往认为即使这些奖项含有一定水分,也能提升自己的竞争力,为未来的就业或升学增加筹码。在激烈竞争中,任何一点额外的优势都可能成为决定性因素,因此他们不惜参与“水赛”。花钱买奖让竞赛沦为形式主义的秀场,失去了应有的意义,学生成了无良机构收割的对象。

要制止这一情况,需要从根源入手。一方面要打击遏制“水赛”,通过信息共享、联合执法等方式提升监管效能,防止机构与学生钻空子。另一方面应完善评价体系和制度,使其更客观全面地反映学生真实素质,避免过度竞争和无效竞争,从而消除对“水赛”的需求。更重要的是,在教育层面,要努力让求真知的学风超越单一量化的评价,多方共治、多措并举,为个体追寻人生理想提供支撑。唯有如此,各类竞赛和活动才能回归培养人才、全面发展的初衷。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河北元硕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