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克拉玛干的“绿色围脖”织好了 治沙传奇续写新篇章

塔克拉玛干的绿色围脖织好了

塔克拉玛干沙漠位于新疆塔里木盆地中心,是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面积达33.76万平方公里,边缘总长度约3046公里,被称为“死亡之海”。干旱、风沙和水土流失等问题威胁着沙漠边缘居民的生存。为保卫家园,人们一直在努力锁边固沙。

塔克拉玛干的“绿色围脖”织好了 治沙传奇续写新篇章-第1张-热点新闻-河北元硕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

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的于田县,随着最后10米沙地栽上宽100米的胡杨、梭梭、红柳和玫瑰花苗,长达285公里的空白区顺利实现锁边“合龙”。这片土地上的人民终于实现了治沙夙愿。依托国家“三北”防护林工程,在一代代治沙人的奋斗下,塔克拉玛干沙漠周边逐渐增添绿色,形成了长达2761公里的“绿色围脖”。但截至2023年底,沙漠南缘和东南缘绿洲之间仍有285公里的缺口,成为这场锁沙阻击战最难攻克的部分。

塔克拉玛干的“绿色围脖”织好了 治沙传奇续写新篇章-第2张-热点新闻-河北元硕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

中国铁建承担了和田地区民丰县35公里、13万亩的锁边固沙任务。民丰、于田固沙锁边项目正式开工。和田地区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当地有句俗语:“和田人民苦,一天二两土,白天吃不够,晚上还要补。”这反映了和田人民长期饱受风沙侵袭之苦。为了确保沙源不扩大、不扩散,中国铁建在民丰这一最艰苦的治沙段坚持“月月有推进、季度见成效”,完成了既定锁边任务,治理沙漠面积相当于785个足球场。

塔克拉玛干的“绿色围脖”织好了 治沙传奇续写新篇章-第3张-热点新闻-河北元硕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

作为最早投身荒漠化防治的企业之一,中国铁建曾牵头设计并实施青藏铁路、兰新铁路和若铁路及沿线防风固沙工程。铁路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标志着世界上首条“沙漠环线铁路”建成。建设者们采用“以桥代路”的方式修建了绵延53.7公里的防风沙段,让流沙自己过桥,使沙漠变坦途。道路两侧草方格将沿线沙地紧紧锁住。

塔克拉玛干沙漠自然环境恶劣,遍布十几米高的流动沙丘。为减少风积沙对公路、铁路的影响,采取“工程治沙+生物固沙”方式,通过高立式沙障、草方格、宽林带三道防线构建综合防治体系,阻止沙漠向南侵蚀。除了传统方法,中国铁建还运用智能沙障机等新兴设备,推出抑尘宝等治沙系列产品,因地制宜推进治沙新模式。

治沙不仅是为了生存,更是为了发展。锁边不仅要固沙阻沙,更要惠民富民。中国铁建提前规划可种植的经济作物,如红柳、梭梭和肉苁蓉,帮助当地农牧民增收,实现“沙漠增绿、产业增值、企业增效、人民增收”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铁建发展正在与新疆林科院、中科院新疆生地所、新疆农业大学等组建科研及培育基地,开展育种育苗、直流电苦咸水淡化、有机农业、光能高效转化等方面的研究实验,按照“多采光、少用水、新技术、高效益”思路,培育优质高效的沙产业系统发展模式,用沙产业的高效发展反哺治沙事业,实现治沙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长达3046公里的“绿色长城”拔地而起,一代代中国治沙人在塔克拉玛干沙漠书写了治沙传奇。“锁边”固沙不是终点,根本遏制黄沙蔓延才是长远目标。防沙治沙固沙与产业发展相结合,不断探索人与沙漠和谐共生的新模式。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极目新闻”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