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银行:全要素赋能 激活新质生产力

在历史的长河中,生产力革命是推动社会进步和文明发展的重要力量。从原始社会的简单工具使用,到工业革命时期的蒸汽机与电力的广泛应用,再到如今的数字化与智能化时代,每一次生产力的飞跃都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

新质生产力作为当代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它不仅仅是对传统生产力的简单升级或替代,更是一种生产力形态的根本性变革。

以点带面促动新科技企业成长

在新质生产力浪潮的推动下,特别是“人工智能”技术的蓬勃兴起,为全球经济版图绘制了崭新蓝图。作为北京市专精特新企业的杰出代表,北京建科研软件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建科研”)自2020年起,便敏锐地捕捉到这一时代脉搏,将AI技术深度融入其产品研发体系,开启了智慧建造的新篇章。通过持续20余年的技术深耕与创新,公司成功推出了智慧工地监管平台,该平台已在全国数千个建设项目中落地应用,显著提升了工程管理的效率与智能化水平。然而,建科研深知,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唯有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方能保持领先地位。因此,即便在面临市场扩张与资金压力的双重考验下,企业依然坚持将年度总支出的80%投入到技术研发之中,展现了其对于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坚定信念与不懈追求。

在这一过程中,北京银行成为了建科研不可或缺的坚实后盾。自2019年起,双方建立了深厚的合作关系。面对建科研在研发资金上的迫切需求,北京银行主动伸出援手,不仅提供了及时的金融支持,还随着合作的深入,逐步将合作模式由传统的“担保”模式升级为更加灵活高效的“信用”模式,为建科研的快速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北京银行正不断为包括建科研在内的众多专精特新企业灌注金融“活水”,激发其内在潜能,共同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浪潮向前奔涌。

北京银行2024年半年报显示,截至6月末,北京地区科技金融贷款余额1533亿元,占全行45%,增速24%。 支持北京地区超50%的专精特新企业、80%的创业板企业、69%的科创板企业和74%的北交所上市企业。

内外合力筑牢服务基石

为了更全面地赋能并促进新质生产力的蓬勃发展,北京银行积极采取了一系列前瞻性的战略举措,不仅聚焦于内部的深度革新与产品创新能力提升,还致力于拓展外部合作生态,实现对区域内企业和产业的多维度、广覆盖、深挖掘的协同发展。

在产品创新方面,北京银行丰富特色化、专属化产品矩阵。针对专精特新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持续升级“领航e贷”产品,4.0版本聚焦企业痛点,提升服务质效,为客户打造专属权益专栏,提供专精特新组合金融服务,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推出动态提额功能,支持企业线上无还本续贷,高效缓解企业周转压力,助力资金平稳续航;凝聚合力服务专精特新、单项冠军,大力支持以专精特新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 截至2024年6月末,通过该产品累计为专精特新企业发放贷款超750亿元,贷款余额亦突破400亿元。

针对准专精特新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北京银行提升“金粒e贷”覆盖。针对被投企业,积极推广与VC/PE机构合作的股债联动产品“联创e贷”。深度参与中关村科创金融服务中心改革创新试点,推动并购贷款、重点科技人才贷款、认股权贷款三项创新业务扩大落地规模,截至2024年8月末,北京银行创新业务投放量排名入驻银行前列。

借助数字化科技,北京银行全新推出“统e融”一站式融资服务平台。该平台通过系统化、自动化的方式为企业提供新客申贷、到期续贷、存客提额“一揽子”融资服务。客户仅需一键申请,系统即可自动匹配贷款产品,智能AI“分钟级”审批,助力实现“当天申请、当天放款、数据增信、零人工干预”的创新服务模式。

在对外生态构建方面,北京银行紧密对接首都的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提供精准的金融服务。依托首都的“四个中心”建设,北京银行与政府机构、交易所、券商、VC/PE、高校、媒体、协会组织等各方加强协同联动,各展所长、相互赋能,共同构建科技金融生态体系,聚力服务科技企业成长壮大,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比如,与北京市知识产权局签署知识产权金融战略合作协议,加大针对科技企业的知识产权融资支持力度;搭建与北交所互联互通机制,持续开展“走进北交所”系列上市培育活动,助力优质科技企业加速登陆北交所上市;与头部券商开展客户互荐,与PE机构探索“PE投+北京银行贷”联动服务模式,为科技企业提供“股权+债权”综合金融服务;与清华大学经管学院、企业管理出版社共同主办“从专精特新到世界一流”企业发展论坛,与学界共同探讨专精特新企业的成长路径;联合北京电视台打造新一季《专精特新研究院》节目,在全社会积极营造关注、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在经济结构转型的波澜壮阔进程中,银行需要承担起紧随新质生产力企业前进步伐的重要使命。通过构建高效协同的内部管理机制,银行能够迅速响应市场变化,灵活调整服务策略,为新质生产力企业提供更加全面、专业、贴心的金融服务。通过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共享资源信息,协同开展技术创新与模式探索,银行能够更精准地把握行业趋势,更有效地对接企业需求,从而在新质生产力的培育与发展中扮演更加积极的角色。

久久为功服务新质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过程,需要包括银行在内的社会各界的长期努力与配合,将服务新质生产力内化到银行管理架构中,做好服务新质生产力的顶层设计,打造战略性、长期性的服务保障机制,将有利于银行发挥长期稳定的资源配置作用,护航新质生产力的蓬勃发展。

为了更有效地服务于新兴生产力的建设与发展,北京银行致力于持续优化服务体系,通过建立健全的组织架构、强化内部协同机制、培养高素质的服务团队,不断优化服务流程与技术应用,确保能够高效响应新质生产力的多元化需求,为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坚实的金融力量。

目前,北京银行已经成立专精特新工作专班,快速形成全行协同作战的敏捷工作机制,提升科创行业投研能力,加强专业化培训,打造服务科技企业的“四专”队伍,即专注、专业、专家、专营。优化考核激励,加大资源倾斜力度,明确差异化尽职减免责机制,充分调动服务科技型企业的积极性。

组织管理方面,北京银行优化组织架构,完善总分支三级科技金融体系。形成 总行科技金融部、17家分行科技金融部、N家科技金融特色经营机构组成的科技金融“1+17+N”多层次专营体系。截至2024年6月末全行共设立69家科技特色/专营支行,29家专精特新特色/专营支行,分别较2023年新增28家、15家。未来将进一步强化总分支协同,打造上下贯通、前中后台密切配合的敏捷型组织,生产力效能大幅提升。

9月13日,在北京银行科技金融品牌发布会上,北京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霍学文表示,做好科技金融是商业银行服务高质量发展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北京银行坚信“做科技就是做未来,做科技金融就是服务新质生产力”。

当日,北京银行发布“京心领航”科技金融品牌和《北京银行科技金融发展规划(2025-2029)》(以下简称《规划》)。升级革新北京银行未来5年科技金融工作顶层设计,并提出,力争在2029年前完成“54321”发展目标,实现科技金融贷款规模突破6000亿元,以金融服务的强劲引擎,领航企业加速成长。

在历次技术革命浪潮展开的过程中,强大的金融体系可以显著促进生产力的质变进程。北京银行在支持新质生产力形成与发展的进程中,将充分发挥金融服务的作用,积极拥抱科技创新,为新兴产业和科技创新型企业注入强劲动力,作为链接科技和产业的重要桥梁,加速提升服务新质生产力能力,塑造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助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经济观察报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极目新闻”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