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刚观察 | 湖北40多万个充电桩,瞄准下一个万亿级新能源市场
▲文章封面图由AI生成
最近,湖北宣布省内充电桩保有量达42.3万个。
湖北的充电桩布局晚于发达地区,但在中部来说,已经名列前茅。加快建设速度后,武汉在一年之内建设了全省六分之一的充电桩。
充电桩对于建设汽车全产业链不可或缺,但也普遍存在盈利困境。
作为后起之秀,湖北的充电桩将在“科学布局、适度超前、创新融合、安全便捷”的原则下打开新局面。
1
湖北瞄准充电桩全覆盖
先看各地的充电桩数据。
截至7月底,湖北省充电桩保有量达42.3万个,其中公共桩保有量20.6万个。
仅在2023年,武汉就新建超7万充电桩,目前武汉充(换)电站的车桩比已达1.4:1,车桩比位列全国前五,建设规模已居全国前十。
一年建设了全省六分之一的充电桩,武汉的步伐不可谓不快。但还有步伐更快的城市,例如合肥。
2024年,合肥制定的建设计划是超9万根充电桩,届时,全市的充电桩保有量将超过26万根。目前,合肥全市已建成充电桩数量是19.15万个,新建数量占了现有数量的47%。
但在更早的时候,合肥在充电桩布局上是领先的。
2015年,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工信部和住建部在系统内部联合印发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2015-2020年)(下称发展指南)提到,深圳、杭州、合肥等地已建成较大规模的城市充电服务网络,苏沪杭地区已初步建成城际充电服务网络。
再看重庆。
截至2024年7月底,重庆已经达到了2:1的车桩比,累计建成充电桩32万个。
一市的数量敌过一省。
在当年的发展指南中,湖北被列为新能源示范推广地区。在这些地区中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城市,公共充电桩与电动汽车比例不低于1:8(车桩比8:1),城市核心区公共充电服务半径小于1公里;其他城市公共充电桩与电动汽车比例力争达到1:15(车桩比15:1),城市核心区公共充电服务半径力争小于2.5公里。
如果按车桩比来看,武汉早就超额完成,但如果看服务半径,则还不够。
去年6月,武汉市充换电管理公司总经理表示,到2025年,力争实现“中心城区2公里找到桩、远城区5公里充上电、乡镇全覆盖”。从表态中可以看到,武汉还有进步的空间。
前些年,北京、珠三角和长三角才是充电桩更普及的地方。但是现在,充电桩普及的趋势正向内陆扩展。
对于充电桩的建设,湖北的目标很清晰,就是全覆盖。
湖北省汽车产业转型发展实施方案(2023-2025年)(下称转型方案)提到,力争到2024年基本实现公共停车场站充电基础设施快充网络全覆盖,力争到2025年建成充电桩60万个。
2
充电桩仍需要补贴
充电桩的盈利模式到底是怎样的?
目前,除了充电服务费和更廉价的电费,运营商还可以通过广告投放、交通工具租赁、车位经营、自助洗车等增值服务来盈利。当然,政府补贴也是其中一部分。
但据时代周报测算,充电站建设成本高昂,充电运营商普遍需要3到5年时间才可达到盈利周期。
头部充电桩运营商星星充电董事长邵丹薇曾指出充电桩行业的痛点,“目前充电桩不盈利是行业现状。”
确实,单纯靠电费和服务费,运营商很难获利。那充电桩作为一个产业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有形汽车市场分会名誉理事长苏晖认为,新能源汽车是在近一二十年才发展起来的,但在国内,它的市场占有率已经突破了50%。
如果要鼓励它的良性发展,做全产业链是必不可少的,充电桩就是其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
他呼吁,国内汽车市场目前仍然是政策性市场,如果保持对充电桩的补贴,消费者会认为政府仍然大力支持新能源汽车市场。因此,政府应该继续补贴充电桩。
其实,伴随充电桩的快速布局,湖北省没有停止补贴。
就拿湖北正在大力推广的农村充电设施来说,今年5月,湖北省农村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方案出台。
这份方案没有明确指出具体补贴多少数额,但明确了政府鼓励的建桩场地。
换句话说,只要不是耕地,只要是车辆通行的场地,几乎都可以建桩。
经营思路则是,“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运营”,建立运营企业、投资主体及村集体三方成本分摊、利益分享的分配机制,并将全省农村公共充电设施统一接入省里的平台。
从这些思路不难看出,推广补贴之外,湖北省还在探索充电桩盈利模式。
3
助力万亿汽车产业
如此下力气布局充电桩,说明新能源车的浪潮势不可挡。
如今在武汉的马路上,打到绿牌车是大概率事件,蓝牌车反而成了小众。传统加油站也不再满足于加油、加气,逐渐增加了一排排的充电桩。
先看消费端。截至今年4月底,全省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72.3万辆,同比增长61%。今年1至4月,全省公共充电桩充电量达5.84亿千瓦时,较去年同期提高了39%。
再看制造端,湖北是全国少数几个具有完备汽车制造体系的省份之一。
这里很难直观地看出充电桩到底对制造端产生了多大效益,但从前述转型方案可以看出,湖北省已经将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和充电桩的建设规划在一张蓝图上。
具体有以下几点措施:
尽管有东风坐镇,湖北还是希望引进更多新能源车企。比如吉利路特斯、小鹏。
而东风也在加速转型。至2027年,东风Honda将不再投放燃油新车;计划2030年前累计推出10款以上纯电动车型。2022年,东风风行计划3年内实现100%电动化,5年内停产燃油车。
总而言之,湖北希望在2025年实现新能源汽车产能60万辆以上。
数据显示,2024年,湖北省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速屡创新高,仅一季度就实现同比增长109%、高于全国81%。
根据转型方案,湖北对新能源汽车生产提出的目标是,到2025年,建成全国重要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新能源汽车产量占全省汽车总产量比重达到40%以上,产值达到3500亿元。
据湖北省国资委发布的信息,湖北汽车产业加速驶入绿色、低碳快车道,产值今年有望突破万亿元大关,迈向世界级产业集群。
4
湖北的后发优势
虽然湖北的充电桩布局起步比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晚,但这也意味着,湖北能享受一波“后发优势”。
比如,今年5月在武汉投入使用的“超级充电站”,15分钟就能给一辆车充满电。
国网武汉供电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武汉的充电桩大多以风冷设备降温,散热能力有限,最大输出功率一般不超过60千瓦。
相比之下,液冷降温的效率更高,能实现最大输出功率600千瓦,效率提升9倍,最快充电速度可实现“充电5分钟、续航300公里”。
其实,“超级充电站”最近在北京也投运了,分别位于大兴区和丰台区。国网北京电力计划,今年再建9个超级充电站。
而在武汉,国网武汉供电公司计划年内建设超过20座“超级充电站”。
武汉还引进了充电塔,用地仅1100平方米,能容纳212辆车同时充电。当充电的车辆在塔库内移动时,充电电缆可随之移动。如果建设相同数量的普通充电车位,用地要大5倍。
其实,在上一波充电桩的建设狂潮过后,国家就对充电桩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去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的指导意见,提到充电基础设施仍存在布局不够完善、结构不够合理、服务不够均衡、运营不够规范等问题,未来要遵循科学布局、适度超前、创新融合、安全便捷的原则。
这份文件还提到了一个战略布局上的立意,就是充电桩要服务于“6轴7廊8通道”主骨架,拓展国家高速公路网充电基础设施覆盖广度,加密优化设施点位布局,强化关键节点充电网络连接能力。
武汉位于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6轴7廊8通道”主骨架的“十字”主轴交会点,建设充电桩的意义也就不言而喻了。
未来,武汉将稳扎稳打,不断以科技拓空间,满足新能源浪潮下的出行需求。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极目新闻”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