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移民故事:渔民成了护水员,荒山上建起橄榄园

下午5点多,村里的幸福食堂中,新蒸的大包子出笼了,几位老人先后走进食堂,慢慢地吃起了包子。窗外的丘陵上,红的、黄的树叶在夕阳下变得更鲜艳,更远一点的丹江口水库中,波光也渐渐变成金色。

这是湖北十堰丹江口市下辖的一个小村庄——蔡湾村,位于丹江口水库南侧,是一个移民山村。十多年前,丹江口水库扩建时,整个村庄搬到了距离水库边缘500米左右的新村,原本打鱼种田的村民们,渐渐告别了过去的生活。

在南水北调水源地丹江口,环绕库区,还有许多这样的村庄。数据显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中,整个库区移民超过34万人,和蔡湾村村民一样,他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移民故事。

南水北调移民故事:渔民成了护水员,荒山上建起橄榄园-第1张-热点新闻-河北元硕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 11月27日,湖北十堰丹江口市蔡湾村。新京报记者周怀宗摄

移民之后,建成美丽新村庄

2005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开启之后,原有的丹江口水库大坝加高了10多米,水位上升,上游地区大约有140多平方公里没入水中,蔡湾村便是其中之一。

59岁的董德斌还记得,搬迁的那一天,是2011年的农历正月二十八,村里办起了酒席,全村数百户人家聚在新村,庆祝新家的落成。

蔡湾村是一个以农业和渔业为主的南方小山村,村民沿着水库开垦农田,种植玉米、水稻,架起小船,在水库中打鱼。

57岁的董海燕回忆,那时候水库周边种了很多水稻,大米的味道不错,每年的大米加上水库里的鱼,总能维系一家人的生活。

搬迁之后,村里大部分土地都被淹没在水下,村里仅剩的小部分土地变成了一片现代化的大棚,这是村里的集体产业,有人在大棚里打工,在家门口就能得到一份收入,虽然不算多,但比原本种地要高。

更多人离开了村庄,走进大城市打工,离家更远,但收入也更好。董海燕的丈夫就一直在江苏打工,新村建成后,在家里住的时间不多。

不过,两个儿子却都在附近上班。如今,董海燕更多时候和小儿子住在一起,小儿子结婚不久,在镇上开了一家理发店,每天早出晚归,儿媳妇在家带孩子。董海燕在附近一片工地上做饭,等工人们吃完了才会回家。

新的蔡湾村,每家都是独立的二层小楼,房前屋后留着菜地花园,村道两侧种满了鲜花。这是村民们以前无法想象的,那个自然却杂乱的老村,远不如如今的村庄好看,老房子里的生活,也远不如如今便利。

57岁的王兆凤,在门口的小菜地里种了两株月季,还种了些小白菜。早年的时候,她曾经走遍南北,到处打工,工厂、饭店、建筑工地,什么活儿都干过。孙子出生以后,她回到了蔡湾村,她的儿子和儿媳都在附近的城里上班,一家人生活在一起。她觉得,这就足够了。

南水北调移民故事:渔民成了护水员,荒山上建起橄榄园-第2张-热点新闻-河北元硕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 11月27日,蔡湾村,带着孩子的村民在闲聊。新京报记者周怀宗摄

洗脚上岸,渔民成了护水员

移民之后,董德斌没有出门打工,他曾经是汉江上的渔民,一年中大部分时间都漂在水上,熟悉这片江河和水库的每一个角落。

在村里,这样的渔民还有许多,比如52岁的董贤军,他和妻子两个人都是渔民,常年在丹江口水库打鱼。而随着长江禁捕政策的实行以及水源地保护的需求,他们结束了打鱼生活,洗脚上岸。

董贤军在水库周边上班,妻子谢金娥也在附近景区找了一份工作。两个人都有固定的收入,闲暇时,他们还是保护水库的志愿者,负责清理水库周边的树叶杂草、垃圾杂物等,他们依然会驾船下水,只是不再捕鱼,而是定期清理水库中的浮萍、垃圾等,保证水源的安全洁净。

一座水库,曾经是许多人的生活之地,而随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通水,这座水库又成为更多人生存的根基。住在水库边上的董贤军知道,他的每一次清理、巡查,可能都影响着千里之外的人们,在那里,许多人每天的生活,都依赖着这里的水。

或许,一位北京的居民打开水龙头的时候,并不知道在遥远的南方,在水的源头,有一群人每天守护着一片洁净的江河湖泊,他们不仅在丹江口水库周边,还在汉江、丹江等许许多多的河流附近,保护着每一滴水的安全。

十年中,董德斌逐渐适应了新的生活,有时候他会去村里的大棚打工,村书记张光伟告诉记者,北京市对口协作资金支持的大棚采用现代化生产,育苗、种植一体化,大棚里架设了智慧设备,有传统的土壤栽培,也有水培蔬菜,还有空中栽培、立体栽培等设施。大棚里一年四季都可以生产,甚至还为周边的蔬菜生产地提供蔬菜苗。

村里还开发了观光农业,让周边城市的居民可以来这里体验现代智慧农业生产的场景。事实上,现在整个村庄都被建成了观光区,常年有人来村里参观游览,这也为村里带来了新的收入。

对口协作,荒山上有了农业“景区”

冬日夕阳下的蔡湾村,白墙黛瓦的民居一排排整齐地立在丘陵上,村庄四周,五彩斑斓的树林环绕,一条环库公路在村外不远处,公路的另一侧就是丹江口水库。

最初建成的蔡湾村并没有现在的景象。2022年,在南水北调对口协作中,来自北京的帮助改变了这个村庄。

张光伟介绍,2022年8月,在北京市对口协作资金的帮助下,村里开始打造美丽乡村,村民们的房前屋后建起了微型花园,村道被重新修整,整个村庄也被重新设计和改造,才有了如今整洁而漂亮的风格。

丹江口水库以及汇入丹江口的几条河流周边,这样的村庄还有许多。

在湖北十堰郧阳区,汉江岸边的杨溪铺村,一座千亩的油橄榄园成了周边知名的农业“景区”。

据介绍,十堰是国内最早开展油橄榄栽培的区域之一,而环丹江口库区被中国林科院列为油橄榄二级适生区。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原本并不了解油橄榄。借助北京市对口协作资金的支持,这里被开发成新的油橄榄园,村里的人们才第一次见到这种原来只在电视里看过的树。

南水北调移民故事:渔民成了护水员,荒山上建起橄榄园-第3张-热点新闻-河北元硕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 湖北十堰郧阳,汉江边上的油橄榄园中,引进的千年橄榄树成为园区的标志景观。新京报记者周怀宗摄

橄榄园位于汉江江岸的一座山上,园区中有最初引进的三棵油橄榄树,最大的一株树龄超过千年,如今每年还会结果,是这座园区的“招牌”。

三棵油橄榄老树种植在距离汉江几百米的园区中,园区的周边,绿中泛白的橄榄树一直延伸到汉江水边。

园区建成之前,这里几乎是一片荒山,71岁的杨溪铺村村民孟万生说,橄榄园所在的山地早年一直种玉米、西瓜、香瓜等,后来种地的人越来越少,也就渐渐荒芜了。

如今站在园区中远远望去,连绵的山坡上,大片的橄榄树被划分成一个个小小的片区,一座白色的观景塔立在江边,更远处,碧水长天一色,偶尔有水鸟划过长空,消失在山水之间。“以前没想过,我们这片荒山会变得这么好看。”孟万生说。

南水北调移民故事:渔民成了护水员,荒山上建起橄榄园-第4张-热点新闻-河北元硕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 11月29日,湖北十堰郧阳,汉江边上的油橄榄园。新京报记者周怀宗摄

江边园林,橄榄树下的家园

“我姓孟,孟子的孟。”橄榄园里,60岁的孟仁生说。

孟仁生和孟万生一样,都是杨溪铺村人,也都在这座油橄榄园中打工。栽树、锄草、修建、采收,每天100多元,一年可以干7个月左右。

除了务工的收入,孟仁生还有四亩地流转给了园区,每亩地一年600元,算下来,全年可以赚两三万元。

这是孟仁生没有想过的收入,过了60岁,外出打工已经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而在山里种地,也很难再负荷艰辛的劳动,尤其是山地,完全依靠人力种植,对60岁的老人来说,有些过于沉重了。

孟仁生其实也是水库移民,上世纪60年代,丹江口水库初建,上游的汉江水位上涨,杨溪铺村从江边搬到了山上,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时,村里再一次搬迁,搬到更高的地方。两次移民中,有人离开了这里,也有人仍然留在了汉江边的山水之间,只是他们的生活已经和以前完全不一样了。

孟仁生个子不高,面色黝黑,穿着一件灰白色的夹克,每天穿梭在橄榄园里,锄草、施肥、剪枝,这些活儿干了一辈子,熟悉,又有些陌生,就像这满山的橄榄树,是他们以前从来没见过的。在园区里,还有榨油、生产各种加工产品的车间,用的都是现代化的设备,孟仁生不会操作那些机器,都是些年轻人在干。

但也有一些东西总是不变的,就如门前的汉江,流了千万年,依然在滔滔东去。

汉江,古名沧浪,孟仁生的家乡郧阳有沧浪山,附近几十公里之外还有沧浪洲。孟仁生或许不会背《楚辞》中“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的诗句,但他知道,这滔滔江水,依然滋养着这片大地,滋养着这片土地上的人们。

新京报首席记者 周怀宗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河北元硕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